进入2023年,泊车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从新车功能配置率来看,2022款新车APA(高中低配)配置率为18.74%,2023款新车配置率则提升至22.25%。
在实际交付数据方面,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APA(含泊车辅助)交付280.73万辆,同比增长14.98%,前装搭载率为14.08%,远低于配置率。
(资料图)
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制约。一方面,泊车相比于行车,在终端营销层面,支撑力偏低,短期内仍难以成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主角。另一方面,和行车ADAS相比,泊车方案商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培育力度偏低。
这也可以从小鹏汽车看出端倪。
这家技术型新势力,从早期主推泊车,到高速NOA,再到如今的城区NOA,中间也有推过最后一公里的记忆泊车(VPA停车场记忆泊车),但核心市场竞争仍在NOA。
而在过去的数十年时间,现有的自动泊车功能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被动式的自动辅助停车,主要是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功能;第二阶段是半自动式的自动辅助停车,在泊车过程中,驾驶员还需要参与挂挡、油门和刹车一系列的操作。
而第三阶段的自动辅助泊车,基本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需人为的干预就可以完成泊车操作。在硬件配置上,实现了从纯超声波雷达到融合(全景环视)泊车的方案升级。
同时,传统泊车供应商,主要以博世、法雷奥、TTE等为主,无论是交付方案,还是技术迭代,也都与行车ADAS有着巨大的代差。而随着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进入以及功能的升级,市场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典型的,就是传统APA的升级版—融合泊车,基于全景环视+超声波泊车;包括德赛西威、智华科技、魔视智能、寅家科技、映驰科技等厂商都有涉足。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融合泊车占比已经接近70%。
此外,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高阶泊车(智能召唤、记忆泊车)前装标配交付上险达到21.57万辆(占自动泊车整体交付量的7.68%),同比增长140.74%,首次突破20万辆大关。
比如,作为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供应商,智华科技已经完成覆盖低、中、高阶智能泊车解决方案的完整开发并逐步落实产品部署。其中,融合自动泊车(FAPA)系列产品已搭载德州仪器Jacinto™ TDA4,规划搭载地平线征程®3、黑芝麻华山®A1000等多个国内外主流芯片平台。
同时,向下兼容全景环视泊车功能(AVM)并预留向上扩展记忆泊车功能(HPA),最高满足L2++智能驾驶级别的泊车功能需求。此外,该公司还创新性地开发了墙角车位泊车、小车位泊车、30秒老司机快速泊入等功能。
目前,智华科技全景环视泊车系统(AVM)和融合自动泊车系统(FAPA)已经在20余家一线车厂近百款主力车型上实现规模化量产。
在具体性能指标方面,智华科技的融合自动泊车系统(FAPA)创新性地开发了多网络融合的车位识别及具有关键定位特性的目标识别等算法,完成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障碍物识别(行人、车辆、雪糕筒、限位器)及泊车控制功能的开发和测试,极大提升了低速泊车场景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包含垂直、水平、斜列车位和车位障碍物等在内的多状态车位。
同时,针对植草、砖石等复杂泊车路况,可以支持360度任意角度识别并实现精准泊入,车位识别率达到95%以上,泊车成功率达到90%以上,泊车完成后车身航向角小于±3°的标准,车身姿态横向偏差相对于参考车辆的偏差距离0±10cm。
而作为AVP赛道的领跑企业之一,法雷奥也是全球为数不多同时布局并量产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清洁系统的厂商之一。同时,在全景环视、APA市场,法雷奥同样占据份额领先位置。
今年初,法雷奥宣布,与宝马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代客泊车功能。按照计划,双方将在现有合作的自动泊车功能基础上,在宝马新一代平台“Neue Klasse”的ADAS域控制器(基于高通计算平台)上部署联合开发的代客泊车算法。
而多种融合路线的兴起,再一次将泊车推上了舞台中心。
“乘用车智能驾驶市场正在经历全面升级,行泊一体更是一跃成为智能驾驶域的强劲趋势,“在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看来,伴随着消费者对于ADAS功能认可度的不断提升,量产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国产供应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今年,魔视智能推出了全栈自研的最新一代集成式行泊一体域控制器(Magic Pilot®),能够覆盖所有市面主流的高速L2+行车功能以及全自动融合泊车,记忆泊车功能,适应丰富、多元、复杂的道路及泊车场景。
这套方案基于单颗SoC芯片实现行泊一体,并且支持L2+高级行车功能及全场景融合泊车、记忆泊车功能;同时,最高支持5R+11V+12USS的传感器配置,为车企提供更灵活的硬件标配策略选择。
在合作互补上,大陆集团作为魔视智能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适合中国道路场景、优化成本的行车解决方案,包括从基础辅助驾驶到NOA等L2+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而魔视智能则在环视鱼眼相机的3D感知、超声波雷达的深度性能挖掘方面,独占鳌头。比如,魔视智能自主研发的独有深度学习算法和框架,仅依靠四路鱼眼相机的纯视觉输入,实现3D环境感知。实时建模周边可通行区域,感知且追踪动静态障碍物(如行人和车辆), 参数化障碍物的位置,运动速度及方向。
此外,基于独有的信号处理+点云算法,满足全温度环境下,可以精确输出附带高低属性的稠密超声点云,达到在APA/HPA/MEB等模式下对障碍物轮廓的精确探测。
此前,魔视智能已经拿下了多家一线乘用车厂商的前装量产定点,这其中包含为广汽集团旗下主力乘用车车型提供全新一代包括自动泊车、遥控泊车等在内的智能驾驶功能。去年底,这套功能也正式开启在广汽传祺影酷的规模化量产交付。
去年,该公司还获得长安汽车SDA平台的量产项目定点,为SDA全平台车型开发并提供行车及泊车系统相关产品。此外,还将为北汽极狐品牌的两款新车型提供软硬一体的全系列智能泊车解决方案。
寅家科技也推出了行泊一体系统VT-Pilot,依靠L2级别泊车系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同时结合客户的实际规划需求,重新定义了从泊车系统出发逐步延伸到高速场景、城市场景的行泊一体化方案及可实际落地的产品形态。
其中,VTpilot1.0采用1R5V12U传感器组合,适配的域控平台为VD01、AP001、CP001等。可实现包括集成式巡航辅助、交通拥堵辅助、换道辅助等10几项高速ADAS功能,以及包括辅助泊车、虚拟场景重建、倒车搜索车位等各项功能。
此外,作为全球为数不多可提供跨域(多域融合)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的厂商之一,映驰科技也推出了全栈自研的低速自动驾驶算法EM-Parking System,可在各类复杂场景下解决泊车难的问题,并在去年下半年实现多款车型的量产交付。
这套算法,支持高精度周边自由驾驶空间感知、实时低速泊车路径规划(快至30s泊车入库)、20lux极限低照度视觉感知能力以及像素级融合能力;同时,可以满足低算力要求,并兼容主流芯片平台,最快3个月可实现量产。
另一条热点细分路线,则是舱泊一体。
“域控架构加速量产,主流高算力计算平台的应用,正在引发新一轮智能网联市场竞争的升级。”在博泰车联网创始人、CEO应宜伦看来,“舱驾一体”作为一种创新的集成式架构方案,是向舱驾一体模式转型的第一步。
4月18日,博泰车联网宣布,将推出基于主流的高算力芯片平台打造的 “舱驾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基于高通8155+地平线J3,舱驾共享一套冷却系统,并采用分时复用芯片资源方案,同时满足座舱与智驾系统的算力需求。
按照方案设计目标,得益于创新的架构设计,该产品及外围件整体可实现超过30%的成本节约优势。同时,在方案扩展性方面,可实现1R5V12U、3R5V12U以及最高支持5R5V12U的感知融合配置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而市场启动的背后,还有核心传感器(比如,超声波雷达)的技术升级。
比如,AK2新一代编码式超声波数字传感器,在减小探测盲区、提高探测速率、加大探测距离、提升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有质的提升。同时,AK2信号传播速度快,且能够同步处理多种回波特征值,支持多模式切换,满足智能驾驶迭代至L3、L4级对感知升级的要求。
“从自动泊车的优化和升级,再到行泊一体的域控融合,新一代的AK2雷达一定会成为主流配置,”对于奥迪威而言,在这个赛道已经超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耕耘,“我们的机遇就是跟着市场的需求持续向前,为OEM主机厂和专业的Tier 1提供高性价比的超声波雷达。”
目前,奥迪威已经率先拿到新一代AK2雷达的前装上车项目定点,并且已经开始交付。此前,奥迪威已经向德赛西威等多家头部Tier1及主机厂供货。
这套产品方案集成短距离和长距离雷达的功能,具备测距更远、盲区更小、可编码调制以减小干扰、自适应阈值、满足功能安全(ASIL B)级的技术优势。
此外,由于采用了编码调频技术,超声波雷达可以同时发送不同的超声波信号,系统具有更高的时间重复率,也就意味着系统效率更高,从而提升感知性能,编码信号更能抵抗噪声干扰,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自动泊车功能前装搭载率预计将站上20%大关;同时,过去需要单独一套独立控制器的泊车功能,正在受益于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带动舱泊一体、智驾域控带动行泊一体)的集成红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企标配自动泊车的成本压力。